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在网上刷到去中医馆买“酸梅汤”的视频,我反正是刷到了!
现在都几百万点赞了
评论里说啥的都有,点赞最高的就是这位赞同的
还有一位竟然在调侃我们老中医哈哈哈
不过,经小编特意询问了老中医之后
老中医真的表示:气到跺脚了!!!!
在众多探店博主去医馆等各个地方去抓酸梅汤的同时
我们德仁堂中医馆各大门店也引来大家到店询问:你们有抓酸梅汤的方子吗?你们能帮忙熬制酸梅汤吗?
别急!这就来了,大家接着往下看
酸梅汤已经有千年厚重的历史沉淀,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。商周时期,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。我们喝的酸梅汤配方源于清宫御茶坊。清朝时,酸梅汤风行于宫闱,其中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。
满族人喝酸是有历史的。从白山黑水之间兴起的满族,狩猎采集曾是他们最主要的生产方式。满洲人好渔猎,喜吃肉食,进而发明了酸汤子这种满族食品。酸汤子是由玉米面发酵而成,其糖分高,过剩的糖在没有被取用的情况下就会转化成脂肪,存于体内,造成体重增胖,当时乾隆帝就下令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。
御厨门搜集民间秘方,在乌梅汤的基础上,研制出了宫廷酸梅汤,因其除热送凉、安心痛、祛痰止咳、辟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又被誉为“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”,后传入民间。
于是大街小巷、干鲜果铺的门口,也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。因此每当入夏,家家户户都有熬制酸梅汤的传统,一碗酸梅汤,背后也蕴含了一定的中医文化。
酸梅汤的“标配”是乌梅、陈皮、山楂这三样,再加些冰糖,配些甘草,这是因为酸味配以甘味,即中医讲的“酸甘化阴”,可滋生和补充津液,帮助收敛元气。
酸梅汤中的药物性味、归经及功效如下:
乌梅:味酸、涩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功效: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陈皮:味苦、辛,性温。归肺、脾经。功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山楂:味酸、甘,性微温,归脾、胃、肝经。功效:消食健胃,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。
甘草:味甘,性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功效: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冰糖: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经。功效:补中益气,和胃润肺。
小德特地向医馆的医生请教,在原有的配方上进行了改良,并且亲自熬制品尝,下面这个配方你可要收藏好,医馆喝过的同事都赞不绝口!!
乌梅 陈皮 山楂 甘草 玫瑰花 桑葚 冰糖 干桂花
用2500ml水熬制,够一家人喝的量了~
声明:需辩证施治,一人一方
先把原材料放到凉水锅中浸泡起来,有条件的话原材料可以用纱布包起再放入,冰糖后下。
先不要着急开火,浸泡半个小时这时食材包也膨胀起来。
之后我们再开火,先大火煮开,再转小火煮20分钟,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熬制酸梅汤的一个过程。
熬制酸梅汤的方法比较简单,但是有几个点朋友们需要注意:
第一:就是所有原材料一定要先泡后熬,原材料泡胀了之后才能味道更理想,颜色也更好看。
第二:熬制酸梅汤煮酸梅汤的锅最好用陶罐,千万不要用铁锅,铁锅会有铁锈味。
第三:熬制过程大火先烧开,之后立马转小小火熬制。不然水分蒸发会太多,熬出来的味道会太重。
取出食材包之后,此时酸梅汤是只酸不甜的,我们再加入一些冰糖和适量桂花,小火熬制,将糖熬融。这样一碗浓郁的酸梅汤就出炉了。
1、在常温下,酸梅汤是很容易变质的,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,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。
2、易腹泻者,不要过度饮用酸梅汤。
3、酸梅汤虽有一定中医保健功效,但中药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,如觉得自己肢体沉重,头发昏,打不起精神来,胃口很差等,建议找专业的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。
4、儿童最好少吃酸梅类食品。因为他们的胃黏膜结构薄弱,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,时间久了,容易引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。孕期和糖尿病患者慎食。
最后,非常欢迎朋友们前往德仁堂中医馆探店买酸梅汤~现抓现熬或者配好带走都可以!!
编 辑 丨 德运发
签 审 丨 德运发
【版权及相关声明】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,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,内容若涉及医用仅为普及中西医文化知识,不作为处方,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■ Over ■